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历程与成就

Industry News

行业新闻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联系人:杨玉山  18589918308

地   址: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89号金禄大厦11层

联系人:张艳  15107726823

地   址:柳州市城中区学院路50号鑫中联大厦2-7-7

联系人:吴桐 18074843880

地   址:桂林市七星区高新区信息产业园D-12号信息孵化大厦A座3-29号办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历程与成就

时间:2019-09-29 17:04 | 浏览量:2018

七十载栉风沐雨,七十年春华秋实。

2019年10月1日,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们汇聚起了全体中华儿女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勇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七十年砥砺奋进,神州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根本转变。回顾70年的非凡历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一步一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不仅成功赶上了时代,顺应了时代,还有力地支撑了时代的发展。

夯实根基 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早在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尽管面临国内艰巨繁重的恢复重建和国际上的一些封锁,但我国依然制定颁布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商标注册暂行条例》等知识产权法规,对实施专利、商标制度作出了初步的探索。不过,在此后近30年的计划经济时代里,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建设基本处于空白。

转机,出现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中国共产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部署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伴随着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起来,便有了其历史的必然性。

198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前身中国专利局成立,我国也在这一年正式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商标法,开创了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之先河,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步入崭新阶段。当然,作为“舶来品”的知识产权制度,其最初的发展也绝非一帆风顺。这样的矛盾,在专利法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尤为凸显。

实际上,早在1979年,专利法起草小组就已经先于中国专利局成立了。然而,专利法起草工作的难,不止于时间的紧迫和经验的缺失,更有因时代局限而带来的激烈争论。当时有人认为我国技术水平较低,实行专利制度弊多利少,更有甚者认为专利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不相容,与国家体制无法适应。就是在这样的争论中,历经五载波折,增删二十四回,1984年,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一锤定音,作出了“专利法以早通过为好”的果断决策,终于为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铺平了道路。当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专利法,并于1985年4月1日起实施。

自此,作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根基,知识产权制度体系的建设驶入了“快车道”。改革开放后,我国相继加入了专利、商标、版权等领域的多个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知识产权制度与国际接轨。1992年,我国与其他相关国家签署了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为履行其中的承诺,我国相继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进行了修订。2000年前后,为满足世界贸易组织关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规定,我国又对相关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目前,我国已经加入了几乎所有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建立起了门类较为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全面履行知识产权保护职责。

而在与法律制度建设所平行的另一条发展轨道上,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机构设置也在不断完善。1998年3月,中国专利局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并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这是我国政府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所采取的重大举措,也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0年后的2008年6月5日,伴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出台,我国将知识产权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建立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批准成立了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批复同意建立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知识产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场合,以及在向“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所致贺信中,清晰阐明了中国在知识产权工作上的重大原则立场和重要政策取向,指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18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通过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作出了很好的顶层设计。当年全国两会后,我国组建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组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了版权管理体制,不仅实现了商标、专利、原产地地理标志的集中统一管理,也实现了对商标、专利的综合执法。

如今,我国正在研究制定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思路和战略举措已逐步明晰,一幅波澜壮阔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推动着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接续推进、压茬进行。

蹄疾步稳 事业发展成绩斐然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85年4月1日,这是新中国实施专利法的第一天,北京、上海、沈阳、济南和长沙共5个受理处开始受理来自四面八方的专利申请。当天,中国专利局共收到国内外专利申请3455件,刷新了当时世界专利史上的日申请记录。然而,当时可能很少有人意识到,这3455件专利申请只不过是我国专利事业发展的一个起点。32年后的2017年,我国专利已相继实现了两个100万件的重大突破:一是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了100万件,二是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我国已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

实际上,专利创造领域的这一飞跃性发展只不过是我国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等层面蹄疾步稳、成绩斐然的一个典型案例。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当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创新发展的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支持,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也随之水涨船高,为我国的大发展、大跨越、大提升打上了精彩的注脚。

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我国专利申请总量第一个100万件花了15年,第二个100万件历时4年2个月,第三个100万件用了2年3个月,第四个100万件仅用1年6个月,第五个100万件只用了1年4个月时间。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74.0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5件;有效商标注册量为2274.3万件,平均每5.2个市场主体拥有一件有效商标。现如今,我国每年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和通过《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提交的国家商标注册申请量,已经分别位居全球第二位和第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外商在华创新创业也结出了知识产权的“硕果”。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96万家,实际使用外资2.1万亿美元。2013年至2018年,国外申请人在华申请发明专利累计超过79.8万件,年均增长3.9%;申请商标累计超过108.8万件,年均增长10.5%,充分体现了外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如前所述,在陆续制定出台并多次修订完善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我国还进一步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力度。在此过程中,我国不断完善行政和司法保护工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部门连续多年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我国还探索成立了多家知识产权法院和一批知识产权法庭,今年初又成立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负责审理专利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上诉案件,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持续加强。

国内调查显示,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由2012年的63.69分,提高到2018年的76.88分,提高了13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名列第14位;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的排名从2017年的第78位大幅跃升至2018年的第46位。这是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充分认可。

更上层楼 有力支撑经济发展

2018年10月,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座连接我国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港珠澳大桥再次证明了我国卓越的自主创新能力。但人们可能有所不知,在这座大桥的背后,相继实施300余项课题研究,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提交454件专利申请——虽然只是一座大桥,但却表明了我国在超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等取得的全面突破,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嫦娥上天舒广袖,蛟龙下水潜深海。从遥远的外太空,到深邃的海底世界,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也在重大科技创新、重大国计民生项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知识产权不仅让一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而且也在一些战略性新兴领域形成了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知识产权助推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专利导航工作可以说是知识产权有力支撑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动实践。目前,我国已在17个园区、13个行业协会和115家企业开展了专利导航试点工作,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已组建了91个产业知识产权联盟,通过综合运用市场信息、专利分析等手段,掌握行业知识产权布局和竞争态势。以全国首批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的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已形成了专利布局对纳米产业竞争地位有力保障、专利创造与纳米产业创新能力高度匹配的良好局面。通过对相关产业专利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综合分析,帮助企业、行业以及地方了解掌握相关产业专利布局和市场竞争态势,明晰发展方向,优化发展路径,主动规避风险,提高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多年来,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得到培育壮大,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已实现利润总额2.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地理标志产品产值超过1万亿元,有力地支撑了特色产业和精准扶贫;专利、商标、版权的年质押融资总规模超过1000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国在众多领域研发掌握并成功运用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加快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知识产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知识产权将在其中释放更大发展动能。

七十春秋正峥嵘,同心追梦启新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慨叹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也同样慨叹知识产权事业伴随着祖国的强大而不断发展壮大。如今,我们已开启了又一段伟大的新征程。我们有理由相信,从2020年到2035年,力争经过15年的努力,我国将基本建成知识产权强国,使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让知识产权成为驱动创新发展和支撑扩大开放的强劲动力。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我们将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使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让知识产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技术和制度供给。

这,将是知识产权工作和知识产权人为祖国母亲献上的最美贺礼。

相关项目


专利申请
加计扣除
高新企业认定
科技项目申报
瞪羚企业认定